->富硒农业方兴未艾
日期:2014-07-16 点击:790
“我国是一个缺硒的国家,而人体40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均与人体摄硒量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发展富硒农业远景广阔。”中国农科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微量元素食物链研究会名誉会长陆肇海说。
作为国内早研究富硒农业的专家,陆肇海对此已经连续研究了40多年。陆肇海说,年纪比较大的人都知道,以前黑龙江有种克山病,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缺硒引起的心脏病。科学家采用硒进行预防和治疗,很快就把这种可怕的地方病控制住了。据中国农科院对全国1000多个县、市的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贫硒地带,约有2/3的人生活在缺硒地区。研究表明,正常人每日补足50—250微克的硒可以使各种疾病发病率有效降低35%—50%。
陆肇海说,硒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人体内脏之中,体内硒元素的缺乏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肿瘤、糖尿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免疫调节、抗氧化以及防突变等生物学功能引发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在1973年就已经向全世界公布,微量元素硒是人体生命流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硒是世卫组织认定的“之王”。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微量元素硒列入我们每日必需摄入的15种膳食营养素之一。宣布的全国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均日摄入硒为39.9微克,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4/5。固然硒少了不行,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阶段,居民营养水平迅速提高,不仅知足于吃饱,更要吃好,吃得健康。鉴于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富硒农业必将迎来大发展。陆肇海说,目前市场上打出富硒牌子的食品已经数不胜数,多数还停留在概念炒作,加上价格较高,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陆肇海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留意定量补硒,科学补硒。开发富硒农业要有坚实的技术支撑,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要有标准化治理,才能获得有不乱含量的富硒产品。
二是要着手成立行业协会,加速技术推广,规范产品质量和硒含量,准确引导富硒农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是要密切关注施用硒肥地区的环境。防止一些没有被生物转化利用的硒资源流失,进而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引进生物硒转化率高的品种和技术,生产高品位的生物制品,知足市场需求,这也是现代生物工业发展的必定趋势。
关键字:富硒农业,富硒产品,硒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