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杏适应性强,既耐热又较抗寒,栽培简易,生长旺盛。现在,我国广东、福建及北方各大城市都开始试种。其采收期长,产量高,而且病虫害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成熟期淡季绿叶蔬菜。一般番杏硒含量在0.1mg/kg以下,通过富硒生产(在番杏叶片正反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溶液)可达0.1mg/kg以上。富硒番杏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作用明显,生产效益高,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
1植物学特征和环境适应性
番杏为番杏科番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横切面圆形,绿色,半蔓性,易分枝,匍匐丛生,可长达数米。叶片肥厚,三角形,互生,绿色,叶面密布银色细粉,夏秋间叶腋着生黄色花。花小,不具花瓣,花被钟状、4裂。坚果,菱角形,成熟后呈褐色,有四五个棱。每果含种子数粒,种子千粒重80~100g,使用年限约4a。
番杏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种子发芽适温为25~28℃,适宜生长温度15~25℃,在温度30℃时可以正常生长,也可忍耐1~2℃的低温,冬季无霜区可露地越冬。番杏属长日照作物,春播后,于夏季开花结实。对光照要求不严,强光或较弱光照条件下均可生长。耐旱,忌涝,也较耐碱。土壤要求湿润,但果实枝条容易腐烂,干旱也会严重影响生长,并降低产量和品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适宜栽培,对氮肥和钾肥要求较多。
2番杏富硒栽培技术
番杏采用果实繁殖,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以前者为主。
2.1露地直播
番杏果实皮厚,坚硬,吸水困难,发芽期长达15d以上才能出苗,所以播前应浸种催芽,等部分种子露出白色胚根后播种。浸种时,先用5%“粮油型锌硒葆”溶液浸2~3h,再将1包21g“粮油型锌硒葆”与5mL卜内特或1.25mL好湿及15kg清水,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播种育苗。也可将种子与细沙混合研磨,使果皮略受伤,然后再浸种催芽。播后7~10d便出苗。撒播、条播、点播都可以,以点播为主,宜春播。少雨处用平畦,多雨低湿处用高畦。
番杏生长期长,采收期长,对土壤养分的消耗量大,应重施农家肥作基肥。整地前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kg/hm2,尿素150kg/hm2,草木灰750kg/hm2。深耕翻平,多雨地区做高畦,畦宽约60cm,于畦中央点播种子1行,株距30~40cm;少雨地区做平畦,畦宽1.2~1.4m,每畦点播两行,株距30~40cm。每穴播种子3~5粒,播种量120~150kg/hm2。
露地直播的时间,依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早者2~3月间,迟者4~5月间。春季,当10cm深土温达15℃后尽量早播。
出苗后中耕除草。以4~5片真叶时结合定苗,每穴留1~2株,拔除弱苗上市。生长期间,分次追施速效氮肥,并及时灌水,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但勿积水,否则茎叶易烂。也可扦插无性繁殖。
番杏是多次采收嫩茎叶的蔬菜,番杏长出十几片真叶后即可采收,将上部嫩梢摘断。第一次采收后,主茎上发生很多侧枝,可将细弱的侧枝疏去,保留几条健壮的侧枝,使养分集中,促使茎叶肥大。以后陆续采摘新发侧枝的嫩梢,直至霜降。每次采摘后及时追肥灌水。富硒栽培时,在幼苗苗高6~8cm时施富硒叶面肥。
富硒肥厂家-喷洒富硒叶面肥时需要注意什么?
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富硒叶面肥,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2025/04/30
富硒生姜芽的技术要点
富硒生姜品种的选择:剩余的富硒生姜品种应为前一年生长旺盛、产量高、无病虫害的地块生产的富硒生姜。
2025/04/30
富硒生姜种植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属于姜科,根系属于肉质根,不发达。一般每个姜块只能生7-9根,土层浅,吸肥吸水弱。根分布在0-30cm的土壤中,深度超过30cm就没有吸收能力。种植富硒生姜最好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高的壤土或砂壤土。要求农田排灌方便,不易积水。富硒生姜不适合连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与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轮作3-4年。
2025/04/29
含硒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吃什么可以补硒呢?
硒的水果如菠萝蜜、红果、人参果、酸梨、黄桃、杨桃等。一般的水果都是可以食用的,还可以吃如香菇、木耳、海带、笋等一些食物,也是含有硒元素的。想要补硒的话,建议可以多吃一些,动物的肝脏,还有海鲜产品豆类等,都是含硒量高的食物
2025/04/29
洛阳伊川:富硒小米 助力农民增收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重要作用,被誉为“长寿元素”。经测定,伊川全县天然富硒耕地面积50万亩,其中高富硒地块9.5万亩。同时,伊川县位于北纬34度优质谷子的黄金产区,地处我国小米主产区的最南端,富硒带最北端,是唯一既富含硒土壤,又规模性种植小米的区域。
2025/04/28
富硒水果的标准是多少?
不同水果中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1.03~13.2μg/kg,平均含量为4.97μg/kg,不同类型水果中硒含量变化特征是:热带亚热带水果(6.03±2.59μg/kg)>浆果类(5.53±0.87μg/kg)>仁果类(5.18±0.33μg/kg)>核果类(4.78±0.97μg/kg)>柑橘类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