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微量元素研究及中微肥的推广应用,为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微量元素营养调控已成为现代高效集约化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
注重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应用,做好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的协同配合,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当下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减施增效、化肥“零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中国中微肥产业化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和挑战。
中微量元素引领中国农业和肥料产业变革1
2016年9月,有着40多年微量元素科研积淀的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与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5家科研院所、行业媒体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旨在打通中微量元素营养研究及产学研推用等环节,加快推动中微肥的研发与推广。
中微量元素缺乏不仅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还会通过食物链传导至人体,威胁人类健康。在公众寻求吃得更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科学家致力于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作物微量元素研究开拓者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原主任王运华教授被推举为联盟***届理事会理事长可谓众望所归,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高祥照研究员、杜昌文研究员、左元梅教授、徐芳森教授等都是王运华教授的弟子,王运华教授在推动中国中微量元素营养研究及应用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8月11~13日,第二届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施用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微肥创新联盟2017年会在山东临沂隆重召开。大会以“响应国家化肥减施,强化中微量元素‘戏份’”为主题,来自全国多家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及媒体等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中微肥产业发展大计。
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简称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原主任王运华教授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科技兴农、匹夫有责”的开场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最新文章
富硒肥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缺硒土地能否种植富硒黑小麦
富硒养殖技术-富硒鸡蛋怎么养出...
硒肥厂家-过期叶面肥硒肥打小麦...
富硒苹果种植基地一般都是用什...
富硒种植赤芝富硒栽培技术
关于富硒养殖富硒猪养殖技术
葡萄上用硒叶面肥什么时候开始
关于有机富硒水稻如何种植的讲...
富硒叶面肥什么时候喷施
热点文章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和...
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及行业...
钒对人体的作用,这个微量元素...
富硒小米和普通小米的区别都在...
国家最新补硒标准2018年4月1日...
为什么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富硒...
不是所有的地瓜都叫富硒地瓜!...
补硒须知 |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
最新国家标准!关于食品中硒限...
为什么叫富硒?含硒食品与富硒...
中微量元素引领中国农业和肥料产业变革
日期:2019/04/12 点击:675 文章来源: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导读: 多年来,中微量元素研究及中微肥的推广应用,为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微量元素营养调控已成为现代高效集约化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
同类产品推荐
富硒肥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富硒肥的实际使用效果因作物和土壤而异。硒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施用硒肥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过量施用硒肥也会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中毒。
2025/09/17
缺硒土地能否种植富硒黑小麦
富硒黑小麦是一种特殊种植的品种,其生长过程中对硒元素的吸收量较高,可以将普通小麦种植在含硒土壤中,通过根部吸收,再通过粮食的茎叶部分把吸收的硒转化为有机硒,使得粮食中的硒含量达到一定标准。
2025/09/17
富硒养殖技术-富硒鸡蛋怎么养出来的
富硒鸡蛋的品质和口感也非常重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保证鸡只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提高富硒鸡蛋的品质和口感。
2025/09/16
硒肥厂家-过期叶面肥硒肥打小麦可以吗
过期叶面肥硒肥可以打小麦,但效果会大打折扣。叶面肥可以弥补根部吸收养分的不足,为作物提供营养。但是,使用过期叶面肥硒肥存在一定的风险,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可能失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过期叶面肥硒肥肥效与新鲜度有关,使用效果可能不如新鲜叶面肥。因此,最好使用未过期的叶面肥硒肥。
2025/09/16
富硒苹果种植基地一般都是用什么富硒肥
富硒苹果种植基地通常使用富硒生物肥或有机硒肥等。这些肥料含有有机硒元素,可以促进苹果的生长和富硒,对土壤和作物无害。常见的富硒生物肥包括生物有机肥、菌肥等,其中含有微生物代谢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硒元素的转化和吸收。
2025/09/15
富硒种植赤芝富硒栽培技术
富硒种植赤芝需要综合考虑土地选择、施肥管理、播种与管理、硒肥施加和采收加工等因素,以确保赤芝的生长和富硒状态。同时,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影响赤芝的品质和产量。
2025/09/15